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八、因此,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,都是死的
ISB10.如果理解力的理性官能稍微升到身体感官事物之上,谁都能凭它看出,爱就本身而言,是活的;爱之火的表现就是生命;相反,初级的火就本身而言,分别是死的;因此,灵界的太阳因纯粹是爱,故是活的,自然界的太阳因纯粹是火,故是死的;从它们发出并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。
有两样事物产生宇宙中的一切结果,即生命和自然;当生命从里面驱动自然时,两者就按秩序产生这些结果。当自然从里面使生命行动时,情况就不同了;这种情形就发生在那些将本身是死的自然置于生命之上和之内,因而只追求感官愉悦和肉体欲望,毫不在乎灵魂的属灵事物和心智的真正理性事物的人身上。这些人由于这种颠倒而被称为“死人”;他们都是世上的无神论自然主义者,并且都是地狱里的撒旦。
他们在圣言中也被称为“死人”,如在诗篇:
他们又与巴力毗珥连合,且吃了死人的祭物。(诗篇106:28)
仇敌逼迫我的灵魂,使我坐在黑暗之处,像世上的死人一样。(诗篇143:3)
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,要释放将死的人。(诗篇102:20)
在启示录:
我知道你的行为,按名你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你要警醒!坚固那剩下将近死去的。(启示录3:1, 2)
他们被称为“死人”,是因为属灵的死亡就是诅咒,诅咒就是那些相信生命来自大自然,因而相信自然之光就是生命之光,从而隐藏、窒息并扑灭关于神、天堂和永生的一切观念之人的命运。这些人就像猫头鹰,在黑暗中看见光明,在光明中看见黑暗,也就是视虚假为真理,视邪恶为良善;由于邪恶的快乐是他们的心之快乐,所以他们与那些吞吃死尸如美味,闻坟墓里的恶臭如香气的飞鸟和野兽没什么两样。这些人只看见物质或属世的流注;即便他们肯定流注是属灵的,这种肯定也只是来自教师之口,而非来自对它的任何观念。
ISB2.由于属灵流注源于秩序及其律法,如前所述,所以它优先于其它两种观点被学术界的智者承认并接受。源于秩序的一切都是真理,真理凭其自身固有的光,甚至在假设所在的推理官能的阴影中显现。然而,有三件事涉及在阴影中的这种假设,即:对何为灵魂的无知,对何为属灵之物的无知,以及对何为流注的无知。因此,必须先解释这三件事,然后理性官能才能看见真理本身。因为假设的真理不是真理本身,只是对真理的一种猜想。这就像借着星光在墙上所看到的一幅画,心智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它各种形式;但天亮后,当阳光照在它上面,不仅揭示并呈现出它的总体特征,还揭示并呈现出它的各个细节时,它就显得不同了。所以,当知道何为属灵之物,它相对于属世之物是何性质,还知道何为人类灵魂及其性质,以及流入灵魂,并通过灵魂流入进行感知和思考的心智,又从心智流入身体的流注是何性质时,由这种假设所在的真理阴影产生的真理就被打开了。
但没有人能解释这些事,除非有一个人得着主的恩准,既能与灵界的天使交往,同时又能与自然界的世人交往。我已经获得这种恩准,故能描述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这两者及其性质。这种描述在《婚姻之爱》一书完成;那里以记事的形式描述了属灵之物(326–329节);人类灵魂(315节);流注(380节);更详细的(415–422节)。谁不知道,或有可能知道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从神流入人,它们流入他的灵魂,在他的心智中被感觉到;并且它们从他的思维流出,进入他的言语,从他的意愿流出,进入他的行为?
属灵流注,以及它的起源和衍生由此而来,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说明:
一、有两个世界: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,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。
二、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,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。
三、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,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。
四、从那太阳发出热和光,从它发出的热本质上是爱,从它发出的光本质上是智慧。
五、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:热流入他的意愿,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;光流入他的理解力,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。
六、这两者,即热与光,或爱与智慧,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,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,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、言语和行为。
七、自然界的太阳是纯粹的火,自然世界靠这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。
八、因此,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,都是死的。
九、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,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。
十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,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。
十一、对该流注的接受取决于与人同在的爱与智慧的状态。
十二、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,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智慧中;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,也就是爱中;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,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。
十三、这与动物完全不同。
十四、灵界有三个层级,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,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。
十五、目的在第一层级,原因在第二层级,结果在第三层级。
十六、由此明显可知,属灵流注从其源头到结果是何性质。现逐一简要说明这些命题。
8.此后,天使又回到基督教界的智者聚会的大厅,召集那些确信天上喜乐和永恒幸福就是伊甸园的快乐之人,对他们说:“跟我来,我将带你们到伊甸园,你们心目中的天堂,使你们开始得享你们永恒幸福的祝福。”于是,天使领他们穿过由珍贵树种的高耸枝条和大树枝交织成的高门。一进去,他就领着他们从一个地方迂回到另一个地方。实际上,这是天堂最外围入口处的花园。凡在世时以为整个天堂既被称为伊甸园,必是一个超级大花园的人;或头脑中有执念,认定人死后会彻底摆脱劳作安息,而这安息仅仅是深吸快乐的气息,漫步在玫瑰丛中,享受最美味的葡萄酒,举行宴会,并认为只有天堂乐园才有这种生活的人,就被带到这里来。
在天使引领下,他们看见一大群人,既有老人、年轻人、少男,也有妇女和少女。女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玫瑰花丛中编织花环,将其戴在老年人的头上,套在年轻人的胳膊上,挂在男孩子的胸前;有的从树上采摘水果,放到篮子里带给同伴;有的将葡萄、樱桃和桑葚压成汁,倒入高脚杯中,开怀畅饮;有的呼吸鲜花、水果、香叶散发的芳香;有的唱着令听众陶醉的甜美歌曲;有的坐在喷泉边,以将喷泉水塑成各种形状为乐;有的边散步边打趣聊天;有的跑步、玩耍、跳舞,有分成组的,有围成圈的;有的进到凉亭里,躺在沙发上等等。
看完这一切,天使领着他的同伴沿着蜿蜒的小路左拐右拐,最后来到一组人跟前。这些人坐在最漂亮的玫瑰花坛旁边,周围有橄榄树、橘子树和柠檬树。他们正摇来晃去,抱着脑袋悲伤哭泣。天使的同伴招呼他们说:“你们为何这样坐着?”他们回答说:“我们来这园子已经七天了。刚进来的时候,我们的心似乎飞上天堂,也沉浸在天堂喜悦的至深极乐中。但三天后,这快乐开始减弱,从我们心里逐渐消退,变得难以察觉,最后完全消失。当我们所想象的快乐消失后,我们害怕失去生活的全部乐趣,开始质疑是否存在永恒幸福这回事。后来,我们在各条小路和花坛之间穿梭徘徊,寻找进来的大门。我们到处兜圈子,碰见人就打听。有人告诉我们,不可能找到大门,因为这个天堂乐园就是一个巨大的迷宫,它的特点是,想要出去的人只会迷失得更深。还补充说:‘所以,你们别无选择,不得不永远呆在这里。你们正在园子的中心,它的所有快乐都集中在这里!’”他们继续对天使的同伴说:“我们在这里坐了一天半了,因为对找着出路已经绝望,所以就在这玫瑰花坛边坐下来。我们能看到周围大量的橄榄、葡萄、橘子和香橼,但越看,眼睛就越厌烦看,鼻子越厌烦闻,舌头越厌烦尝。这就是为何你们会看到我们现在难过、悲伤、哭泣的原因。”
听完这话,陪同这组人的天使对他们说:“这个乐园迷宫的确是天堂的一个入口。我认识路,会带你们出去。”闻听此言,那些坐着的人一跃而起,拥抱天使,跟在天使和他的同伴后面。在路上,天使教导他们何为天上的喜乐和永恒的幸福。天使告诉他们,乐园里并没有外在的快乐,除非这快乐具有内在快乐。乐园的外在快乐仅仅是身体感官的快乐,而内在快乐是灵魂情感的快乐。除非外在快乐中有这些快乐,否则它们里面没有天上的生命,因为其中没有灵魂。每种快乐若没有其对应的灵魂,都会逐渐消退,变得迟钝,并使精神疲乏,比劳作更甚。天堂处处有乐园,天使能在其中找到极大的快乐,这些快乐中的灵魂之乐越多,天使感受为快乐的快乐就越多。”
听到这里,他们异口同声地问道:“什么是灵魂的快乐,它的源头在哪里?”天使回答说:“灵魂的快乐来自主的爱与智慧,因为爱是果效的原因,它凭借智慧产生果效,所以,爱与智慧居于果效,果效就是服务。主将这快乐注入灵魂,这快乐又通过心智的高层和低层降至所有身体感官,在此得到满足。快乐由此成为快乐,并因着作为其源头的永恒者而变得永恒。你们已参观过乐园了,我向你们保证,那里的一切,哪怕一小片叶子,无不出自服务里面爱与智慧的婚姻。所以,人若享有这婚姻,就在天上的乐园里,因而在天堂中。”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